残明悲歌—大明晋王李定国残部的最后结局

更新时间:2019/12/15 16:22:45   来源:今日头条   浏览次数:1534次


 
残明悲歌—大明晋王李定国残部的最后结局

明清形势图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公元 1644 年,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一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政权是永昌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克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煤山,当天大顺皇帝李自成进入北京,标志着明朝的覆亡。但“百足之虫,虽死未僵”,以崇祯帝为首的明中央朝廷葬身于农民起义的烈火中,但并不意味着明朝统治的全面结束。江南半壁江山仍在明朝手中,此后明清之争经历了十六年之久,先后主要经历了弘光,隆武,永历三帝。康熙元年(1662),永历帝被清平西王吴三桂于昆明篦子坡用弓弦勒死,南明最后一帝至此烟消云散。


残明悲歌—大明晋王李定国残部的最后结局

永历帝朱由榔

那么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永历朝的柱国之将,晋王李定国的残部在永历帝死后,其结局又如何呢?李定国原为张献忠大西军余部,归明之后,为复明大业与清军浴血奋战,其曾在广西战场击毙清定南王孔有德,在湖南战场阵斩清敬谨亲王尼堪,其“两蹶名王”之举,令清廷朝野震动,甚至清廷之中出现了要与南明划江而治的想法。但事与愿违,大势难抗,多年的反清之战,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残明悲歌—大明晋王李定国残部的最后结局

李定国

公元1662 年(康熙元年)永历帝和太子被清军俘获的噩耗传来,李定国伤心备至,捶胸大哭。他感拥明抗清帜既倒,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了,部下兵马由于驻扎在人烟稀少地区,粮食医药不足,病死了差不多一半。定国自知复兴无望,愤郁不已,五月十五日撰写表文焚告上天,“自陈一生素行暨反正辅明皆本至诚,何皇穹不佑至有今日。若明祚未绝,乞赐军马无灾,俾各努力出滇救主。如果大数已尽,乞赐定国一人早死,无害此军民”。此后,由于前途暗淡,精神悲叹,开始身染病疾,到六月二十七日病死于云南边境景线。

残明悲歌—大明晋王李定国残部的最后结局

李定国弥留之际,托孤于部将平阳侯靳统武,命世子李嗣兴拜统武为养父,并对其子李嗣兴说出其最后的遗言:“宁死荒徼,无降也!”。就是告诫子孙与部下,宁死于蛮荒边野,也不可叛明降清,已表明自己汉贼不两立的决绝之心。其忠贞报国这心,感天动地,令人无不肃然起敬。自此,一代豪杰终于赍志以殁,而他的英名和业绩将永远光照史册。

残明悲歌—大明晋王李定国残部的最后结局

李定国去世后,部下将领失去了归依的核心。他的表弟马思良不服靳统武的节制,与总兵胡顺都、王道亨于前途暗淡之时,走上了降清之路。不久,靳统武病死(一说被毒死),蜀王世子刘震等领兵归附清朝。而定国之子李嗣兴也未能恪遵定国遗教,在康熙元年九月拜表投降清朝,十一月自普洱派人赴昆明呈缴李定国留下的册、宝和元帅印,十二月十九日带领官兵及家属一千二百余人到洱海接受吴三桂改编安插,清廷授与李嗣兴都统品级,后来曾任清朝陕西宁夏总兵等职。

李定国其子李嗣兴与明军残部终还是没有做到李定国的临终冀望:“宁死荒徼,无降也!”,实令人感叹之极。

责任编辑:徐晓军   郭金杰

作者:郭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