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民俗风情(二)

更新时间:2014/5/27 17:31:05   来源:中华五千年   浏览次数:53477次

 

一、团圆饺子长寿面  老保定人过年过生日的传统风俗

在保定人看来,正是因为饺子的形状与制作方法有“包福”的寓意,所以也就与“团圆”“相聚”沾上了边。而面条的“顺长”则理所当然的与人的生日、祝寿联系了起来。

比如,保定人非常重视的过年,就与饺子这种食品紧密相连。出外打拼的家庭成员,在外的游子,不管你是官员还是百姓,即使离家千万里,过年都要赶回来一家人老少团聚。而团聚又和“年饭”紧密相连。这个“年饭”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除夕饭,和大年初一的早上饭。

回来早了晚了可以算团聚,但不算“过年团聚”;回来或早或晚必然要吃饭,但不算“年饭”。比如你腊月二十就到了家这算还没过年;你初一下午或初二、初三才回来,会被认为“没赶上过年”。可见人们所说的过年,其实就是从吃“除夕晚饭”到吃“初一早饭”这个时间节点。只要“回家赶上吃三十晚上的饺子”了,就算回来过了年。

正因为如此,保定人对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这两顿饭十分重视,给它赋予了浓重深厚的民俗文化意义。为了不离开“团圆”和“包福”这两个寓意,这两顿饭都是吃饺子。而且过去这两顿饺子必须在家吃,绝不外出去吃,也不到亲友家吃。

现在过年时有的人们图省事,追时尚,离开家跑到饭馆去吃。其实,饭馆里人山人海,乱乱哄哄,噪杂一片,互相干扰,连说话都听不清。可能饭菜比家里好些,然而这就纯粹成了为吃而吃,再也找不到那种浓浓的年味儿了。因为你在饭店里即使也可以点一顿饺子吃,但人家包的饺子与你一家人在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老少齐下手共同包的饺子,那年味儿和心情肯定不一样。那年儿子从北京回来过年,我曾提出“咱上饭店去吃吧”,受到儿子儿媳的坚决反对。他们说:“我们几百里回来,就是希望在家吃顿团圆饭,在外边吃就失去意义了。”

按照保定人的风俗,这其中意义最大的当是大年初一的这顿饺子。因为这是未来一年全家人的第一顿饭,除去“团圆”的意义之外,由于把各种吉祥的东西都包到了馅里,吃这顿饺子还有“招财进宝”,“包”住一年的“福”,福不“外流”的寓意。所以按照风俗,不仅这顿饭必须在自家吃,而且不能有外人,甚至连已结婚的闺女也不能回娘家来吃(过去是怕嫂子弟媳不高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已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的歇后语,就是这样来的。

在保定,与过年吃饺子代表“团圆”、“包福”寓意一样重要的,是过生日时吃代表“顺长”、“长久”的面条。孩子们吃生日面,老人吃寿面,相信是每一个保定人都有的记忆。早在清朝的书籍中,保定就有生日吃面是因“面条长,取其绵绵不断长寿之意也”的记载。

保定人不会忘记,儿时每到生日这天,不管你是否记着,母亲会准时给你做一碗长长的生日面,面里还要放上两个荷包蛋。其他家人过生日也是同样的待遇。生日吃长面和荷包蛋,其寓意非常明白,长面代表“平安长寿”,荷包蛋代表“如意圆满”。吃了这两样东西,你就会生命绵长,事事圆满——多么好的含义,既简单又吉祥。

二、安新白洋淀上话“三宝” :芒子、鸡头、老菱角

“芒子、鸡头、老菱角”被誉为白洋淀“三宝”。它们都生长在水中,但形状各异、味道不同、各具特色,又各有来历。

芒子,是水生野草皮条所结的果实。皮条是一种扁茎、扁叶、长穗的植物,它常与较低矮的芦苇混杂在一起生长,皮条的叶茎铡碎可做大牲畜的饲料,它的果实晒干后,经碾轧加工成芒子米,黑色,细长,有点像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黑米,只是要比黑米小得多。芒子是鸟类、鱼类喜欢的食品,以水草为主要食物的鲢鱼、鲂鱼常碰撞皮条,以便撞落芒子而食之。

据传说,原来白洋淀上并没有皮条这种水草,它原产于南方。白洋淀有许多候鸟,如雁、白鹭、苍鹭、鹈鹕等,这些水鸟秋后就成群结队飞到南方湿地栖息,尤其喜欢在皮条丛中过冬。然而,春天飞回北方后却找不到皮条地,于是,水鸟们便约定,春天从南方返回北方时,都啄食一些皮条籽,到北方后随粪便排出。这样,便有不少皮条籽粒发芽,最终,皮条在白洋淀上扎下了根,由零零散散的向成片蔓延。这个传说虽然多了一些传奇色彩,但从农业科学角度分析,也还真有些道理。 

鸡头,学名芡实。芡,是鸡头;实,是果实。芡实,就是鸡头的果实,白洋淀人叫它鸡头米。春夏之交发芽出水,叶似小荷叶,但上面长满了刺,茎上、鸡头上也都是刺,很像乍起毛的鸡头。一个鸡头中包藏着许多颗粒。秋季收获时,当地人都是乘船用镰刀削下鸡头,再用铁笊篱从水面捞起,放入船舱中。上岸后,把鸡头堆放在一起,沤掉鸡头皮上的刺,再碾轧鸡头皮才成鸡头米。鸡头米颗颗粒圆,呈暗白色,顶着一个“小红帽”。

白洋淀人熬腊八粥时,常在前一天用温水浸泡,使其发开,第二天再与其它米一起下锅熬煮,吃起来,不仅有嚼头,有筋骨,而且吃完后还口有余香。吃鸡头,白洋淀人还有一种特殊吃法,把带皮带刺的鸡头晒干后放到柴禾中烧烤,皮和刺烧掉了,再掸去灰烬,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菱角是白洋淀上极富特色的一种水产品。4月长叶,浮在水面;6月开花,一片银光灿灿;7月菱角成熟,采摘;8月,老菱自动落入水中。关于菱角的谚语,白洋淀上挺多,如“七菱八落”说的是菱角生长、成熟情况;“要吃菱角莫怕扎”讲的是菱角有尖,吃时要小心;“菱角不多,牌子不小”,牌子,指的是菱角叶,一层层飘在水面上,有的菱角牌子挺大,水面上却没什么菱角,于是就用来比喻一个人没什么真本领,端的架子挺大。

采菱是一种十分有趣的劳动。白洋淀菱角生长最繁盛的淀泊主要为小北淀、马棚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菱角成熟季节,水乡人民云集这里采摘。采菱船五舱、六舱、小三舱都有,其中以六舱为多。因为这种舱吃水浅,船身长,采菱人都坐在船的一侧,压低船的一边,使之更接近水面,便于采摘。常采摘的姑娘、媳妇们都是双手翻菱角牌子,采摘速度极快。

菱角吃法有三种,一种是采摘嫩菱,那要在6月左右,那是菱角被绿色外衣包裹,菱角尖而软,轻轻一剥,便可剥开,露出雪白菱肉,放人口中,用舌头一压便化了,脆甜脆甜。第二种吃法便是菱角成熟后,采摘回来,戗去外皮,带壳煮熟。凉了以后,放入水中,轻轻一咬,菱肉便从菱角一端挤出,味道清香。第三种吃法则是晒干菱角,菱肉收缩,用剪刀剪开外皮,剥出菱角米,与其他豆类、米熬粥。

白洋淀上传统的“三宝”如今经过辛勤加工,已成为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只是多用富含营养的莲子代替了芒子。

三、阜平大年初二早晨放炮“接财神”  改革开放寓意深

大年初一早晨放炮的习俗遍布中国,据说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这个习俗。我的家乡保定阜平虽然初一早晨也放炮,但在乡亲们的心目中只是应应景,并不看重它,真正看重的是初二早晨放炮。 

初二早晨放炮,家乡人称为“接财神”。关于接财神,在家乡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说有一年初二早晨刚交夜,赵公元帅心血来潮步出天庭,想看看人间这个年过得如何。他来到一个村子,发现家家户户黑灯瞎火没有一点动静,心里很不高兴,怎么就没人出来迎接我一下?其实赵公元帅有点小心眼了,人们初一这天折腾得太累了,初二谁还不睡个懒觉好好休息一下,哪知道他要来?

正在这时,赵公元帅突然看到一户人家的院里晃了一下光亮,紧接着“吭——咔”两响,是二踢脚的声音。赵公元帅高兴了,看来还是有人迎接我,这炮声就是证明。我也不让你白迎接,今年让你发大财。果然,这户人家一年里事事顺利,赚了不少钱。村里人纷纷向他取经。他说,我没什么经验,只是大年初二早晨放了一个二踢脚就发了财。后来人们才知道是这个二踢脚接来了财神爷。于是,人们年年初二早晨放炮,久而久之就成为一个习俗流传了下来。

初二放炮时间要求很严格,就卡在两天的交汇处。早了,财神出不来看不见,白放;晚了,财神到了别人家,也白放。过去村里没钟表,怎么才能把时间把握得分毫不差呢?乡亲们有办法:看天上的星星。根据经验,当启明星刚刚爬上东山顶时,恰在交夜时分,这时放炮正合适。后来人们有了手表、手机,就更好掌握时间了。

为了迎接财神并得到财神的青睐,放炮花样不断翻新。有人可以舍不得买肉,但却舍得买烟花,那东西是很贵的;还有人为了炮声响亮,干脆放雷管炸药。初一晚上就把炸药埋在离村子较远的山上,披件皮袄在夜地里等着,时间一到,将导火索一点,惊天动地的声音随即传来,村里人个个捂起了耳朵。

过去,乡亲们年年放炮接财神,可年年生活贫困。是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乡亲们过上富裕的日子。现在,乡亲们仍然在大年初二早晨放炮接财神,但已经不是接赵公元帅了,而是为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鸣放礼炮,是迎接越来越好的聿福生活

 

作者:佚名